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說: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惯,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。助人,為何會產生醫療作用?
因爲,與人為善,常做好事,心中常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,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,促進了“有益激素”的分泌。
人際關係不好,心裡充满著憤怒、怨恨、敵對和不满情绪,會使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状態,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分泌得過多。
人是群體動物,活著,就是活在人際關係中。人生需求,從低级到高级,依次為“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”五類。
除生理需求外,均和人際關係有關,“需求”獲得满足,即會收獲快樂!
“付出友善”會“收獲友善”。
个案:美國一位心理學家介绍了一個女病人的故事:她几年前因失戀得了憂鬱症,離開東部老家,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。中西部生活節奏慢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温和。好幾次,她從停车場出来上車道,儘管車道上排著长長長的隊伍,但總是有人給她讓道。這種彬彬有禮、先人後己的行為,讓她深受感動。時間一久,她也養成了給停車場出来的車讓道的習慣,她喜歡這種友善的行為,每一次小小的“付出”,都會给她帶來一種無可名状的快樂。一年以後,她的憂鬱症不治而癒了。
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?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反應,如同人在山間呼喊發出的回聲。“你善”,回聲則“善”,“你惡”,回聲則“惡”。有些人人際關係差,完全是因为他們處處與人争鬥的结果。
為何個案的憂鬱症會好?
因爲,“付出友善”,哪怕是對别人付出一個微笑,傳遞一個幽默的表情,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就會增加,這種抗體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統。
“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的秘密,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,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,只不過在大多數情况下,自己渾然不知……”。
有利人際關係和諧的“付出”包括——讚美、幽默、微笑、尊重、禮讓、隨和、包容、寬恕、体谅、同情、忠誠、傾聽等。